耳朵好痛啊。(設計對白)

炎夏許多人會去泳池或海邊戲水,耳鼻喉科醫師方麗娟指出,若耳道有傷口或耳膜破損,加上進水易造成感染、發炎,據門診發現,每年暑假相較其他月份,急性外耳炎患者約增3~4成,其症狀為耳殼腫脹、碰觸會有壓痛感,嚴重甚至會流膿狀分泌物,應及早就醫治療,日常則避免掏耳朵,以免傷害耳道皮膚或耳膜。 報導╱醫療組 攝影╱高世安 部分圖片╱資料照片


方麗娟醫師指出,一般人耳朵進水不致造成感染,除非水質很髒,通常感染急性外耳炎患者多半是不當掏挖耳朵,造成耳道皮膚或耳膜受損,導致在浸泡水的過程中,造成耳朵感染、發炎。提醒日常不需特別清耳垢,因乾耳垢可經正常代謝自行帶出;但有些人因體質關係會分泌油耳垢,無法經由代謝帶出,會積在耳道裡,可每隔3個月至半年至耳鼻喉科請醫師清理。

可預防


戴矽膠耳塞防水

平常去泳池游泳,可戴游泳專用的矽膠耳塞,防止耳朵進水,尤其是去海邊、溪流等可能水質較不潔處,更應戴耳塞,以免髒水進入耳朵、造成感染。若已有急性外耳炎症狀,應及早就醫治療,並避免下水,以免使症狀惡化。



請家人代清耳垢

當乾耳垢自行代謝至外耳道口、且肉眼可見時,可請家人協助用棉花棒輕輕將耳垢弄掉,或讓它自行掉落,不建議用耳扒子掏,一來是其角度較尖銳,二來是易將耳垢推更深,若要用勿跟人共用,每次用前以75%以上酒精消毒。



只洗耳背外耳廓

許多人洗完澡習慣用棉花棒吸乾耳道水分,其實不必要,因為正常淋浴下,耳朵不致進水,即使進少量水,水分也會自行蒸發;另也不需要特別用水沖洗耳朵,以免水跑進耳道,只要在洗頭時順便用手搓洗一下耳背、外耳廓即可。



勿用棉花棒掏挖

萬一耳道進水,可側頭或用手搧動耳殼,使水自然流出,勿拿棉花棒在耳道內用力轉動或深入,以免受傷或將耳垢更往內推;若進水過24小時仍沒改善,有時是油耳垢吸水膨脹造成阻塞,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用專門器具抽吸或挾取出來。



醫師說

耳鼻喉科醫師 方麗娟
感染急性外耳炎應及早就醫,一般採抗生素耳滴劑,治療5~7天就會痊癒,少數抵抗力較差如糖尿病患者,要合併口服抗生素。


模特兒╱劉柏村

※關心體育盛事!搶看2012《蘋果》倫敦奧運特輯...

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– 遠離慢性病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nlin33 的頭像
    minlin33

    寧格格的新聞天地網

    minlin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