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這陣子,壹傳媒出售蘋果日報、壹週刊的事情,衍生出台灣媒體市場結構之變遷的談論,另外,台北市重慶南路一帶書店街倒閉、經營內容轉變的事情,則引發輿論對台灣人閱讀習慣,還有實體與網路書店消長狀況的討論,而這兩者有一相同的問題,這回的系列報導中也都有提到。

這相同的問題,就是網路的發達使得傳統媒體、實體書店的市場優勢不再,憂心網路令傳統主流媒體觀眾、傳統實體書店顧客流失,乃至留住、爭取觀眾顧客的報導、評論前仆後繼。從交換網絡的角度看,這意味著非從事傳統媒體、實體書店的收視觀眾、顧客,書籍或資訊的替選管道非常地多,也使得傳統主流媒體、實體書店的權力優勢大不如前,觀眾、顧客對它們的依賴減少。

面對這種商品、利益交換網絡的結構變化,就我的觀察經驗,傳統主流媒體常見的應對,第一就是推動數位化而架設新聞網站,第二就是將可能相對較多人觀看的網路資訊「納為己用」,也就是引用各種網路資訊來做新聞,如台灣傳統媒體常引用臉書、微博、PTT、YouTube、推特、噗浪、維基百科的內容,第三就是將與網路有關的負面事件加以渲染,或三不五時批評網路教壞小孩,好打擊這競爭對手。

這些我又覺得跟壹週刊、蘋果日報等進入台灣之後頗為類似, 一來它跟網路興起一樣都令台灣媒體的市場結構發生變化,讓台灣傳統媒體覺得優勢減少、受到威脅,二來台灣其他媒體也就如同對待網路一般,一方面可能「一致覺得」壹週刊、蘋果日報作的報導比較多人看,因此一窩蜂地「納為己用」,或者也跟著增加自己報導的聳動程度。另外則同樣可能出於打擊競爭對手的動機,因此會批評壹週刊、蘋果日報搞腥羶色、搞裸體加屍體。

那麼,網路,最主要的是網路書店發達,導致書店與顧客間的交換網絡發生結構變化之後,台灣的實體書店有何因應呢?我目前觀察到最主要的,就是一些實體書店也架設網路書店,另外就是複合式經營,或者增加其他的價值,如舉辦講座、展演活動。另外,儘管依照我個人的經驗,去網路書店買書仍有可能比實體書店貴,不過最近我看到的報導,當中有希望政府去管網路書店價格制定的呼聲,大概是覺得網路書店太便宜、折扣太多。

而這在台北市重慶南路書店倒閉潮的報導中,不斷被提起的複合式經營,譬如當地有書店兼營糕餅生意,或台北市大安區一些書店舉辦講座、展覽,或者像誠品書店的百貨經營模式,在我看來無非就是增加其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的價值,而這背後的道理,倒是跟台灣傳統媒體協辦或主辦藝文展演活動一樣,為的大概都是增加自身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的價值。

總之,以上所談論的社會現象,與其說是網路興起造成閱讀、資訊接收習慣改變,我認為不如說網路的興起,提供了對人們而言更便利,甚至更豐富、多元的書籍消費和資訊接收替選管道,造成傳統媒體與閱聽觀眾、實體書店與消費顧客間交換網絡的結構發生變化,而傳統媒體、實體書店的地位下降。若將這轉變定位成社會問題,那麼我認為設法提高自身商品或服務的價值,仍是最好的因應對策。

我的社群網站:噗浪臉書Google+Twitter

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– 遠離慢性病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lin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